当前位置:荟萃吧>其他>导游词>福建导游词>

福建名景导游词(精选17篇)

荟萃吧 人气:3.92K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1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福建名景导游词(精选17篇)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山门,老君岩的山门,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千手岩,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寺前苍松翠柏,峰石嶙峋,别有一番情趣。

弥陀岩,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幽谷梵音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过了千手岩,沿古道拾级布上,经振衣亭即到弥陀岩山门,门柱镌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撰写的一对楹联:每庆安澜堪纵目,时观膏亩可停骖,可见这里是登高望远,把酒临风的好去处。弥陀岩的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老派1364)。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高5.77米,宽2.5米,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庄大方,慈祥和善。

三世佛,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为释迦像,又称现在佛。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

舍利塔,1952年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弥陀岩西侧兴建“弘一大师之塔”,塔内安放着大师的舍利子。整座石塔与周围空间、摩崖石刻、环境绿化浑然一体,更显得庄严、肃穆,使前来瞻仰的人们倍生怀念之情。1991年3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丈坪,亦名遵岩、星台岩。位于清源洞东南。《闽书》载:宋高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故名。历史上曾建有“枕云亭”及3座石塔。明万历间,泉州太守姜志礼书“百丈坪”三个大字,十分壮观。

清源天湖,其内大坝坝顶海拔368米,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总库容11。5万立方米,最大水面12000平方米。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景观工程。大坝雄伟壮观,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2

太姥山位于福鼎市境内东海之滨,距城南约45公里处,雄峙于东海之滨,晴川湾畔,山海相依,傲岸秀拔,气势恢宏,景致独特,被誉为海上仙都。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福瑶列岛、桑园翠湖5个景区,此外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个景点。

山岳游览区是太姥山风景名胜的主体,它包括国兴寺、葫芦洞、一片瓦、九鲤朝天、香山寺、白云寺、天门寺等7个景区,面积为24.6平方公里。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很兴盛,历史悠久,古寺众多,留下不少历代文人墨客的遗迹。当时山南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国兴寺、瑞云寺灵峰寺、芭蕉寺、天王寺规模最大。至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 柱360根,寺前有楞枷宝塔、唐宋时期创作的人物、花卉、禽兽等雕刻和石牌。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

太姥山以石奇、洞异、峰险、雾多“四绝”而名闻遐迩。有“十八罗汉上山”、“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和尚讲经”、“金龟爬壁”等380景。真是“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山中还有许多曲折深遂的岩洞,各具特色。有的内低处延伸,直通海面,曰通海洞,有的向上扩展,可达九鲤朝天石顶端,曰通天洞;有的削避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的洞中套洞神奇莫测,曰神仙洞……有的洞中可观日出,有的洞内可观海潮,有的洞中存丹井有的洞内有龙潭。小的只容几人小憩,大的可容干百余人,甚至可建亭、台、楼、阁。

溪瀑游览区由九鲤溪,及溪口瀑布、龙亭瀑布组成。

村寨游览区:位于太姥山东南麓,系畲族聚居地,今是瑞云畲族民族乡旅游者到此可品尝畲族风味小吃,体验畲族民俗风情。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3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禺的一座小岛,面积1.77平方千米,以700米宽的海峡与市区相隔。岛上四季如春,岛上树木丛生,丘陵起伏,有海上花园的美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因为岛上有一中空巨石,海浪拍击声如鼓鸣而得名。岛上最高处叫日光岩,附近有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训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海边有菽庄花园,花园旁边的金色沙滩,为天然海滨浴场。岛上无车辆,清雅脱俗。尤为游人所赞赏的是,此地的居民文化素质非常的高,钢琴拥有量为全国第一。月下风中,琴声悠扬,漫步其间,韵味无穷,给人以极其优美的艺术享受。

日光岩俗称“晃者”,位于岛的中央,是鼓浪屿的最高峰(海拔92.7米)。从山脚沿石梯登临而上,沿途有日光岩寺、莲花庵。古避暑洞。郑成功水操台遗址以及历代名人的多处题刻。岩顶筑有圆台,站立其间,凭栏远眺,厦鼓风光尽收眼底。裕庄花园坐落于鼓浪屿的南端,分“补山”园和“藏海”园两部分,以园饰海,以海拓园,整座花园设计精巧,园内主要建筑“四十四桥”就建在海上,桥上有观钓台。渡月亭和“海阔天空”。“枕流”等事台叠石。

浩月园位于鼓浪屿的东南隅,全园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为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而建。园内景点包括郑成功青铜群雕。郑成功巨型石雕像。郑成功微雕展览馆。郑成功碑廊。皇帝殿。激光舞台。孔雀园。皓月休闲度假俱乐部等。其中郑成功青铜群雕是以青铜铸成的半圆半浮大型群雕,为目前国内历史人物青铜群雕中罕见的一组;郑成功巨型石雕像,高15.7米,重1400吨,用625块花岗岩组成,整座雕像拔地凌空,气宇轩昂,己成为厦门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物。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4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区,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山门,老君岩的山门,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千手岩,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寺前苍松翠柏,峰石嶙峋,别有一番情趣。

弥陀岩,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幽谷梵音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过了千手岩,沿古道拾级布上,经振衣亭即到弥陀岩山门,门柱镌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撰写的一对楹联:每庆安澜堪纵目,时观膏亩可停骖,可见这里是登高望远,把酒临风的好去处。弥陀岩的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老派1364)。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高5.77米,宽2.5米,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庄大方,慈祥和善。

三世佛,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为释迦像,又称现在佛。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

舍利塔,1952年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弥陀岩西侧兴建“弘一大师之塔”,塔内安放着大师的舍利子。整座石塔与周围空间、摩崖石刻、环境绿化浑然一体,更显得庄严、肃穆,使前来瞻仰的人们倍生怀念之情。1991年3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丈坪,亦名遵岩、星台岩。位于清源洞东南。《闽书》载:宋高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故名。历史上曾建有“枕云亭”及3座石塔。明万历间,泉州太守姜志礼书“百丈坪”三个大字,十分壮观。

清源天湖,其内大坝坝顶海拔368米,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总库容11。5万立方米,最大水面120xx平方米。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景观工程。大坝雄伟壮观,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5

太姥山位于福鼎市境内东海之滨,距城南约45公里处,雄峙于东海之滨,晴川湾畔,山海相依,傲岸秀拔,气势恢宏,景致独特,被誉为海上仙都。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福瑶列岛、桑园翠湖5个景区,此外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个景点。

山岳游览区是太姥山风景名胜的主体,它包括国兴寺、葫芦洞、一片瓦、九鲤朝天、香山寺、白云寺、天门寺等7个景区,面积为24.6平方公里。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很兴盛,历史悠久,古寺众多,留下不少历代文人墨客的遗迹。当时山南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国兴寺、瑞云寺灵峰寺、芭蕉寺、天王寺规模最大。至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 柱360根,寺前有楞枷宝塔、唐宋时期创作的人物、花卉、禽兽等雕刻和石牌。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

太姥山以石奇、洞异、峰险、雾多“四绝”而名闻遐迩。有“十八罗汉上山”、“仙人锯板”、“夫妻峰”、“金猫扑鼠”、“和尚讲经”、“金龟爬壁”等380景。真是“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山中还有许多曲折深遂的岩洞,各具特色。有的内低处延伸,直通海面,曰通海洞,有的向上扩展,可达九鲤朝天石顶端,曰通天洞;有的削避夹巷,见天如线,曰一线天;有的洞中套洞神奇莫测,曰神仙洞……有的洞中可观日出,有的洞内可观海潮,有的洞中存丹井有的洞内有龙潭。小的只容几人小憩,大的可容干百余人,甚至可建亭、台、楼、阁。

溪瀑游览区由九鲤溪,及溪口瀑布、龙亭瀑布组成。

村寨游览区:位于太姥山东南麓,系畲族聚居地,今是瑞云畲族民族乡旅游者到此可品尝畲族风味小吃,体验畲族民俗风情。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6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阳光旅行社的导游,我姓吴,大家可以叫我小吴。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我定尽力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在南靖度过愉快的天。

南靖号称“土楼王国”,成千上万的土楼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这些土楼点缀在山谷间、溪岸旁、田野上,构成了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我们要去游览的是田螺坑土楼群,它是“土楼王国”里最美、最具特色的处绝景。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请大家随我同到上观景台,去领略田螺坑土楼那璀璨夺目的风采。

田螺坑土楼群由五座土楼组成,中间座为方楼,围绕四周的有三座圆楼和座椭圆楼。站在这里往下俯瞰,像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如果我们站在坡底的公路上抬头往上看,田螺坑土楼群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庄严肃穆。

现在请与我同到土楼中去走走,看看。

大家请看,位于土楼群中间的是步云楼,右上方的是和昌楼,左下方的是瑞云喽,右下方的是振昌楼,最下方的则是文昌楼。这五座土楼都是土木结构,每座土楼都只有个大门,进入大门是宽敞的天井,层是厨房,二层是仓库,三层是卧室。楼里的生活设施齐全,几百年来,这五座土楼里的人们不分辈分大小,律平等,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曾有位教授这么说:“没有看到田螺坑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就要结束这次田螺坑土楼群之旅,如果田螺坑土楼群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你还没有看够,那么欢迎您有机会再来!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7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左右,呈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形态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

东、西塔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

原是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20_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

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

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

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

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 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

公元 1620_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

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

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铜铎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

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 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

东塔已于 1997年入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8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Good morning everyone.

Welcome to fuzhou ,welcome to china.I am much honored to have chance to give all of you this trip-guiding of Three Lanes and Seven name is Lin Aiping, who is a tourguide from Fuzhou sunny day travel agency. The drive next to me is g ,who has more than ten year’s experience in driving, so he will makes our trip a safe and pleasant one. His bus number is 闽 you needs any help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let us know.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serve you in the next few days. We really appreciate your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Fellow friends,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is located at the centre of Fuzhou ,and the fuzhou is located at the centre of Fujian first,let me introduce Fujian province to you. Fujian lying in the southeastern coast of China and bordering Zhejiang , Jiangxi and Guangdong Province, As one of the earliest citie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China, Fujian geographical conditon is ause of the long history,beautiful scenery ,splendid culture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hinese Taiwan and overseas Chinese,Fujian become a very special tourist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that we will tour next is one of the top ten unique tourism brand of Fujian.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area is about 40 hectare,three lanes are Yijin Lane, Wenru Lane and Guanglu Lane. the Seven Alleys are Yangqiao Alley, Langguan Alley, Anmin Alley, Huangxiang Alley, Taxiang Alley, Gongxiang Alley and Jibi 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is the well preserved architectural complex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It has more than 200 ancient hous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As a famous ancient block,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show the long history of Fuzhou city. It enjoys a reputation of "the Museum of the building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Look back the history ,you will find that many famous peopeo who contribute much to our coutry all lived here days, some of the local people are still living y I will take you to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injuemin and bingxin.

Fellow friends,this residence is an example of Qing dynasty architecture. Sitting west and facing east, it occupies a total area of 694㎡. It was the ancestral home of Lin Juemin,Linjuemin ,born in Fuzhou, was one of the seventy-two martyrs of Huang Huagang during Guangzhou uprising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when he decided to revolution for his country,his wife not bojected but supported at the wall,this is his letter writted to his wife when he was in danger . This letter expressed his deep love to his wife which was so touching that it was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fter his death, the house was sold to Xie Luan’en, Bingxin’s grandfather. Do you know who is bingxin?Bingxin was born in Changle. Her original name was Xie Wanying and her pen name is Bingxin. She was a renowned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 writer, translator and author of children’s has ever lived here when she was a child,which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once said that her old home is in the south back street of fuzhou,where was always be in 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is a a cradle of brilliant the residence for example,there is not only linjuemin and bingxin’ancestral home,but also the ancestral home of linhuiyin,who was known as the talented woman of one generation.

ok,today’s visit of the ancestral home of Lin Juemin has finished. Thank so much to your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t last I hope that your visit will be a memorable experience. Thank you!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9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大家好(大声)!欢迎各位到武夷山观光旅游!首先来个自我介绍,我姓笑,笑死人的笑,大家叫我笑死人就可以了。为我们开车的师父姓黄,黄鼠狼的黄,对不起黄师父(对着司机说),和大家开个玩笑,请别介意,是黄金的黄,各位叫他黄师父就好了。这几天你们在武夷山的食、住、行、游、购、娱就由我和黄师父来安排。若有什么要求或特殊的要求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会尽力而为的。

接下来我为各位简单介绍一下武夷山市和武夷山风景区的概况: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1998年获得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1999年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全市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境内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

武夷山风景区是1982年国家首批的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年又被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地,也是我国仅有的四处之一。景区境内方圆7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境内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和一条碧绿清透盘绕山中的九曲溪。古语有云“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峰翠插天”。‘三三’指的是被称为武夷山的灵魂的九曲溪,也是我国名山中不可多得的风景游览区。“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古人的诗句概括地勾画出了九曲溪的秀丽轮廓。‘六六’指的是三十六峰,如有被称为福建省的标志,而且有着美丽传说的玉女峰和大王峰等等。大家听到这不禁会想问我:武夷山景区真的有三十六座山峰和九十九个岩石吗?说实话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武夷山人都不知道,其实‘三三’‘六六’‘九九’是道家(道教)的术语。武夷山不仅是道教的发源地还是朱子理学的推广地,早在汉代,武夷山就被朝廷册封为天下的名山大川,并成为历代名士和禅家的盘桓之地。在景区的悬崖绝壁上,有距今近4020xx年的“架壑船棺”、“虹桥板”等,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的都城“城村古汉城遣址”。 武夷岩茶也与武夷风光一样享誉天下,明末清初,乌龙茶首先在武夷山问世,武夷山成为乌龙茶的发祥地。有著名的‘大红袍’大家应该有听说过吧?在英语单词BOHEA就特指武夷红茶,也是用武夷山方言的‘武夷’来译音的,英国人最早喝的就是武夷红茶,他们懂得喝茶可是全靠武夷山哦。据考证,武夷山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

好了今天只能给大家简单介绍到这,因为我们已经到了所下榻的宾馆,宾馆座落于武夷山渡假区内,离各个景区都只有几分钟的车程。而且也渡假区内也是购武夷山特产的好地方。那现在和各位安排一下这几天的行程:明天早上安排各位游览武夷山的第一胜地‘天游峰’,下午乘坐竹筏游九曲溪。后天早上安排水帘洞,下午游览天下第一大的一线天和虎啸岩。后天的明天去武夷山的自然保护区和东南大陆第一高峰黄岗山。请各位明天早上穿运动鞋或平底鞋,特别是女士们不要为了漂亮想引起男生的注意而不听我话哦!因为我们明天要登山。现在大家下车,明天早上7点叫床,呵呵!是叫早啦!7点30分用餐,8点出发。祝各位做个美梦,男士们梦到玉女,女士们就梦到大王。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10

鳌园,坐落在集美东南隅,总面积达8990平方米。鳌园原为一座小岛,形似海龟、故为“鳌园”。嘉庚先生花20xx年时间、耗资65万元,亲自设计、督建而成的。园中建筑和雕刻,均体现他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包含中外古今、天文地理、科技文教、书法绘画、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博大精深,是个博物大观。鳌园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的陵墓三个部分组成。门廊的设计精巧洒脱,两厢墙上镂刻着连环组雕。园中央矗立着“集美解放纪念碑”,正面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背面是陈嘉庚先生亲自撰写的碑文。整个纪念碑高28.6米,通体以花岗岩建成,基座两层,台阶下层八级,上层三级,象征着八年抗战及三年解放战争,四周绕以青石雕栏。

鳌园里短墙、栏杆、亭柱等处,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名流题赠诗词和对联,盛赞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品德。它又汇集闽南石刻精华,表现了我国高超的石雕艺术水平,故有闽南“石雕博物馆”之美称。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11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带各位游览天心的几个景点。这些景点是章堂涧、天车架、鹰嘴岩、流香涧、大红袍茶树、永乐禅寺、杜辖岩等,希望大家玩得高兴。

在我们面前的这条小溪,名叫章堂洞,是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一条山涧。它与流香涧合流后,往东穿过霞滨峡口,融入崇阳溪,全长约有7.5公里。现在,请大家抬头往上看,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天车架。它离洞大约0.5公里路。在雄峙如城的丹霞蟑半壁,有几个互相毗连的岩洞,洞里有几栋小木楼就崖构架,或隐藏于洞,或凭临崖畔,上下悬梯,左右环栏,抬头望去,俨然一栋空中楼阁。据《崇安县志》记载,这些空中楼阁建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一1861年)。当时,崇安县的豪绅为躲避太平军,雇人建造了这种建筑物。该岩洞上仍危崖,下临深渊,地势极为险峻,乍看上去似乎无路可攀,其实不然,只要从山后绕道,经过火焰峰,直上丹霞蟑顶,而后从岩洞口顺梯而下,即可入洞。观赏到此,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明明是悬楼,为何叫天车架呢?这是因为,当时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从岩底直接吊上去的,悬架在洞外的那些杉木,就是用来作起重机械的架子,于是当地人就称之为天车架。

各位朋友,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巨石,叫鹰嘴岩。它那光秃秃的岩顶,东部向前突出,尖曲如椽。非常奇特的是,鹰嘴上居然长着一株枝干虬曲的古老刺柏,为鹰嘴岩增添了几分飘逸,几许神采。沿岩顶直削而下,岩壁白里透红,微微拱起的岩脊却是一片苍黑,隐约地展现出一条条裂纹,宛如丰满的羽翼。从我们现在站立的角度看去,只见它兀立峰巅,翘首蓝天,振翅欲翔,搏击苍穹。古代有诗人形容道;“雄鹰独立健无伦,锐椽昂头实逼真。岂是神山压凡鸟,欲君奋击绝嚣尘。”多么生动,多么形象,多么贴切!

继续往前走,过了慧苑寺前的石桥往左拐,就到了流香涧。流香涧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岩北麓。武夷山的所有溪泉涧水,都是由西向东流人崇阳溪,惟独这条山涧,自三仰峰北谷发源后流向西北,又倒流回山,故又称为倒水坑。这也是流香涧的独特之处。流香涧两旁,青藤垂蔓,山蕙、石薄、兰花丛生,真所谓:“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明朝有个诗人游览至此,久久不忍离去,遂为它起名为流香涧。洞中有一巷谷,两旁危岩耸立,水流其间,仅能容纳一人。夏日置身其间,凉爽无比,因此又叫做清凉峡。

从清凉峡出来,大家看到前面一座黑乎乎的山顶上,耸立着一块向前倾斜的巨石,就像农夫头上戴的一顶斗笠。相传这块巨石从远方飞来,落脚在此,所以叫做飞来峰。绕过飞来峰,有座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山峰,名叫玉柱峰。这里景色优美,请大家慢慢欣赏。

继续往前走,我们就到了九龙窠。九龙窠是一个幽奇深峻的峡谷,周围九座磷峋的山峰将它团团环抱,犹如九条巨龙在升腾万里、扬威环宇之后将欲归巢的状态。峡谷里巨石错落,细泉潺潺,遍地是丛丛簇簇的茶树,满谷春色,生机四溢,真不愧为"茶的王国"。在最后一窠岩壁间,有一块用石块垒成的盆景式茶园,上面种着几株茶树,那就是久负盛名的大红袍茶树。大红袍之所以获得“茶中之王”的桂冠,主要是因为其生长的环境得天独厚。大家请看,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积水,随之滴落的还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造成土壤的润泽肥沃,而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化不大。加上茶农平时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挑技术最好的茶师,使用上等的独特器具。因此,大红袍成茶后,自然就有独特的品质和卓著的饮用效果了。一般的茶叶不耐冲,几次过后就没有什么味道了,而大红袍冲到9次,仍能保持其桂花香味,实乃茶中极品。

大红袍茶树的来历,传说很多。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天心庙老方丈用九龙窠的神茶治好一位进京赶考举人的病。举人得中状元后,为谢茶恩,脱下身上大红袍,亲自披在茶树上,后人便取名为大红袍。另有一种说法是;有一位皇太后久病不愈,终日肚疼鼓胀,遍请天下名医,用尽灵丹妙药,终为徒劳,天心庙老方丈得知后,献九龙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便叫大臣带上一件大红袍,前往九龙窠谢恩。大臣将大红袍技在茶树上,当地人便将茶树取名为大红袍。还有一种说法比较普遍,就是:早春时节,大红袍叶芽勃发,满树艳红,远眺宛如大红袍覆盖树冠,因此得名。大红袍茶树数量有限。仅植4株,来武夷山的游人,大都以能一睹名扬天下的大红袍茶树为一大乐趣。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天心岩脚下,展现在眼前的这座庙,叫永乐禅寺,它是武夷山保存下来的最大寺院。据查天工《武夷山志》记载:永乐禅寺前身叫山心永乐庵。山心指地理位置,因名刹坐落于方圆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景区中心,故名。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道士韩洞虚加以重建,改名天心庙。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武夷山章堂岩铁华国师的弟子果因和尚将它改称天心永乐禅寺。此时的天心,寓意又进一步得到禅理的抒发,蕴藏着禅语“天心明月”和佛教徒向往极乐世界的意境。重建后的永乐禅寺,南北长17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寺院四周古木参天,重竹蔽地,鸟鸣蝉噪,意境深远。步入寺内,香烟缭绕,梵音清越,恍如游仙。在通往禅寺的山径旁,新凿了一座弥勒佛岩雕,高19米,宽13米。岩雕后面的“佛”宇,是清康熙皇帝的字体,高 11米,宽 9米,取九九吉利之意。各位朋友,看到这样优美的景色,您在想些什么?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12

嗨,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叶汪洋,是你们这次福建土楼之旅的导游,你们叫我叶导好了!

今天,我们旅游的重点是福建土楼中的振成楼。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土楼的地理位置:她位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交接地带。这里山势蜿蜒,峰峦叠嶂。山坳里、坡地上,千姿百态的土楼,星罗棋布。据不完全统计,永定县,有20xx0多座土楼,南靖县有15000多座,平和、华安、漳浦、诏安、云霄等地也各有数百座。土楼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但华安、南靖也有不少闽南人住在土楼里。土楼的形状,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交椅形的,还有的是五凤形的……同一种形状的土楼又有着不同的变化。

看,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振成楼前。远远地望过去,土楼的形状犹如一顶又高又大的官帽。那是建造土楼的主人,希望居住在这里的子子孙孙,都能做高官,享厚禄。她是由林氏三兄弟,就是林德山、林仲山、林仁山三兄弟,合资20万光洋建造而成的。人们一般把振成楼当作圆楼,但她其实是一座八卦形的同圆心内外两环的土楼。外环四层,高16米,一共有184个房间,有拱门相通,既可以关门,又可以互相贯通。还有火墙,以免发生火灾。这里,还有两口井,东边的,称智慧井;西边的,叫美容井。

瞧,土楼的门、窗、栏杆的雕刻,古色古香,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xx年的除夕,我们的,就在这座土楼里与人们一起过年。那是土楼真是喜气洋洋呀!

各位游客,接下来的一点时间,请大家自己看一看,瞧一瞧,也可以拍一下照,留下美好的记忆。愿我们的古老而神秘的土楼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13

说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东晋时期,福州民间就流传“右旗左鼓,八闽二绝”的风水之说,这左鼓即指鼓山,耸立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它与福州旗山遥遥相峙,重峦叠嶂、终年苍翠,山上处处有奇岩,峰峰有洞府,风光旖旎,主峰海拔900多米,对福州风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的地位。

青龙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来,福州百姓在选择及组织居住环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闭空间的传统。为了加强封闭性,还往往采取多重封闭的办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多进庭院住宅又加强了封闭的层次,而里坊又用围墙把许多庭院住宅封闭起来(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构造)。 作为城市也是一样,从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宫城)到内城再到廓城,也是环环相套的多重封闭空间。在城市的外围,按照风水格局,基址后方是以主山为屏障,山势向左右延伸到青龙、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山的左右为青龙白虎(比如说福州的以金鸡山为青龙,大梦山为白虎,于山、乌山把住南门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遂将后方及左右方围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挡,连同左右余脉,亦将前方封闭,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闭圈。如果在这道圈外还有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龙、白虎山之侧的护山(比如说福州青龙之侧的护山的鼓山;白虎山之侧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闭圈。可以说风水格局是在封闭的人为建筑环境外的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

由此我们可知,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守护着福州这块难得的宝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风调雨顺,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义非常

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自有神奇之处,由其顶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传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将军为了镇住恶龙特地留下的。每当风雨交加,石鼓便有簸荡之声,那就是鼓将军在鼓山顶面对海上龙王进犯而击鼓,号召三军准备战斗。

鼓,在易经中为震、为东方。易经云:震者亨。震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其意思是重雷发向,千里传声,有惊无险之象,亦有变动之意。

易经《震卦》象征震动的鼓声:可致亨通。当惊雷鼓动的时候,天下万物都感到恐惧,然而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作为君子却能做到从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顶峰的石鼓亦在点醒居住福州的人们,匹夫兴亡人人有责。每当国家风云变幻之时,应该走出去,为国效力,由闽化龙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机

坐落在鼓山的涌泉寺更为名扬天下,其位列闽刹之冠,是福州的骄傲,素有“既来福州,必游鼓山”之说。

涌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山坡里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镶嵌其中,寺庙前后左右环抱着苍郁的古老大树林,可谓“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宛如这寺院是盘古开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处。这一典型唐代建筑,坐北朝南,以三级宫殿群,顺山势而上。迈过高高的门槛,一阵佛门清静的淡雅清香就会扑面而来。很多人走进殿内,烧上一炷香,虔诚地祈祷、祝福,让人徒升心安平静之感。

建造这所寺院的开山祖师神晏更具有传奇色彩。由于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窝穴上,燕窝发燕仔燕孙,所以涌泉寺能居僧干众,蒸蒸口上。相传当时涌泉寺建成后鼓山香火愈来愈旺。为了让香客们上山方便,寺院僧众决定修条上山道路。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山道,从鼓山脚下一直铺到涌泉寺的大门。

开山祖师神晏看见这条石砌大道,心里很高兴。可过了几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条石砌大道寺院的僧众,病的病,死的死,香客们也闻知涌泉寺发生瘟疫,也不敢上山来了。一时间,鼓山涌泉寺僧侣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云峰顶朝看石道。远远望去,隐隐约约中,他发现整条石道一股凶气缭绕不散。他连忙再仔细一一辨认,这才惊骇得他几乎失去控制喊叫出来。这条从山脚铺到涌泉寺大门口的石道,弯弯曲曲就如一条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岭道上的一块块石头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鳞甲一片片。那蛇的头对着涌泉寺大门正张着血盆大口对着燕窝吞吃出门的燕子,这石道分明是“蛇窜燕窝”!这明摆着涌泉寺的风水被这石条道破坏了。

好在神晏不愧为一代大师。他返回涌泉寺,召集众僧在新修的这条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从山脚到山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头道路中间的九座山亭,依次为闽山第一亭、东际亭、仰止亭(今已废)、观瀑亭(又名石门亭)、乘云亭、半山亭、茶亭、松关亭、更衣亭。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铁钉,牢牢地钉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道上,把这“蟒蛇”斩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后又从喝水岩修建一条石道,用条石铺设,直达山门。该道为蜈蚣岭道,意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这样这条毒蛇就不能复活了。蜈蚣岭道铺设完,上山道路变得四通八达了。

这一来,蟒蛇不能动弹 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条石道,永远僵死在那儿,被千人万人踩。此后,涌泉寺渐渐香火旺盛了,僧众越来越多,涌泉寺越来越闻名于世终于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闻名。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14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泉州开元寺。开元寺占地面积78000 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眼前这座别致的建筑就是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右参政、按察使曾樱与总兵郑芝龙重修开元寺紫云大殿时,将其中木柱全部换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蟠龙柱等。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主印教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15

泉州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祐五年(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泉州洛阳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有桥墩46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在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该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里长的水下长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的先驱。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

为了使桥墩更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砺房”的方法,来联结胶固石块。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当时,大桥建成后,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

洛阳桥的修建成功,轰动了泉州远近,引起当地造桥热潮,先后造了十大石桥,其中建在晋江上的安平桥,规模更是宏伟。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也对它做了很高的评价。千百年来,一提起洛阳桥备受赞颂的是北宋一代名臣蔡襄,其实建造洛阳桥的实际主持人却是卢锡。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16

崇武古城: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崇武半岛上。是我国古代东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半岛在我国古代的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防备海盗倭寇,江夏侯周德兴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筑时,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昼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鉴此教训,劝募大修。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总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在此,兴修城防,演武练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和城防设施。清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这时全城周长2567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基宽5米,墙高7米,有窝铺26座,城堞1304个,箭窗1300个。四面设门,东西二门筑有月城,城墙上有烽火台、了望台和这放铳炮的虚台。城墙有二至三层的跑马道四城边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沟。城内原建有捍寨、墩台、馆驿、军营和演武厅等,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此后,城防已失去军事上的作用,又因长期废弃,城墙失修倒塌。1983年,由国家拨款进行全面修复。历史上曾经为国立下不朽功绩的古城,又屹立于崇武半岛上。1987年举行“崇武古城创建六百周年纪念活动”及学术讨论会,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巨大兴趣,它是民族的骄傲,历史的丰碑。

福建名景导游词 篇17

九日山是有无石不刻字之美誉。它以溪流荡漾, 峰峦晴浓,奥衍明秀,陷为一区的迷人景色,被授予 国家风景名胜区。

在去九日山的路上,我心里“砰砰”直跳,只想 快点看到九日山。一会儿,就到了九日山了。我一进 山门,就看到一座很大的寺庙,那就是延福寺。我们 走了进去,啊!真壮观,寺前面是三座宏伟的金色佛 像,两边是十八罗汉,它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看 得我眼花缭乱。

出了延福寺,再走上去,就是菩萨泉。以前,泉 里的水清清的,可现在却被有的游人弄得脏乎乎的 了,看着真不好受。

我们又继续向前走,走了走,不知不觉就到了一 眺石边,我们站在一眺石上,向远眺,丰州的景色大 半收在眼底,真美!看够了,我们再向右边走,走到 了石佛岩。传说丰州以前经常发生火灾,就请一些工 匠来雕一个就山上的一块大岩石雕一座佛像,这个佛 像是用来振灾的。

顺着弯弯曲曲的石道走了几分钟,我看到有一块 石碑,石碑上写着八戒石从哪边走。物们按石碑上指 的,去看八戒石。因为要去八戒石必须要走很远的 路,但我还是决定去看看。在路上,我走得口都干 了,脚也酸了,可我还是坚持向前走。过了一会儿, 我果然找到了八戒石——一块大大的石头,那模样还 真有点像猪八戒呢。

看完了八戒厂,我们接着游览了“天下第一 福”、“文东夫人的庙”……

要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地走出延福寺,心想:九 日山真不愧是我们丰州引以为豪的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