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荟萃吧>其他>导游词>江苏导游词>

泰州景点导游词2022年(精选6篇)

荟萃吧 人气:2.46W

泰州景点导游词2022年 篇1

泰州桃园坐落在凤城河风景区,建有:

泰州景点导游词2022年(精选6篇)

1、水榭码头———踏雪寻踪。作为望海楼的对景,既丰富登楼远望的视野,又为游人提供观楼的最佳视角。

2、桃花岛———桃源春晓。水榭北上至桃花岛,“隐龙”、“十胜”二桥将岛岸相连。岛中选种不同种类的桃花品种,春时各色桃花烂漫,桃花涧中水流淙淙,加之岛边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徜徉其中,似身处幽静而自然的世外桃源。

3陈庵———岁寒三友。位于桃花岛北,为泰州明清建筑风格,前后三进,恢复原有部分两层楼架构,西侧建有一小花园。配以古明清家具,再现孔尚任著《桃花扇》场景。以文字、图片展示孔尚任、仲振奎以及泰州戏曲历史,作为“戏曲文化三家村”之一,与南北柳园、梅园遥相呼应。

4、石舫———船舫观戏。陈庵西侧为石舫。史有孔尚任舫亭观戏图,现傍水六米处建画舫,舫上置古戏台,可供戏曲演出或票友活动。

5、清风阁———清风送怀。陈庵北建有清风阁,史载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尧所建。宋王安石在淮南判官任上时曾多次来泰,数次登临,并咏有《清风阁》诗。复建清风阁,为宋式三层八角重檐,阁高约二十米,与望海楼隔河相映,登临此楼,清风徐来,可领略一代名相遗风。

6、藕花洲、浮香亭、齑汤桥———荷塘月色。藕花洲史载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尧所辟。神宗年间,泰州通判黄法曹在此种植梅花并题诗,引来苏轼兄弟等多人唱和。南宋泰州知州陈垓又于洲上修“浮香亭”,将苏轼、苏辙等四人《和梅花原韵》诗刻于石壁,称“四贤诗”。现建藕花洲,结合弯曲的河岸,在坡度较陡处置黄石假山,同时在水中种植荷花、莲藕等植物。藕花洲边建齑汤桥,桥畔立石碑,记载宋赵匡胤在泰避难,曾获当地百姓一碗麦糁粥,得天下后回泰州赐“齑汤”桥名的故事。桥北建浮香亭,亭边立四块碑石,分别刻苏轼、苏辙等“四贤”诗,夏夜暗香浮动,颇能领略四贤意趣。

7、来凤楼———声闻四达。来凤楼建于凤凰墩上。史载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钟为南唐永宁宫遗物,民间有“十兄弟共抬铜钟”的传说,亦俗称“飞来钟”。现建来凤楼,为宋式八角重檐,匾额篆刻苏州寒山寺性空长老所书“声闻四达”四字,内置由南京晨光集团复制现存光孝寺内的五代铜钟一口,立碑书钟来历。

泰州景点导游词2022年 篇2

碑苑在秀丽的凤城河边,一片郁郁葱葱的苍翠竹海之中,那些格局迥异的奇石上面,分别刻着上至五代沿至当代精选的名人咏泰州的诗句。有人说,诗是文学的最高境界,是世间人情物理的隽永表达。同时这些诗又由本土籍的书法名流泼墨而就,形成了一幅幅绝妙的艺术佳品,不犹觉得似乎在这里看到了许许多多无形的高山,而且这种高山在我们的心中又是那样巍峨挺拔。

泰州2100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诸多文化名人的因缘。他们在这里或生于斯,或长于斯,或游宦,或寄寓,但却留下了文笔精炼优美、笔花耀眼四射的浩如烟海的优秀诗篇,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啊!你看,1700多年前的西晋左思专门为这里写下的“(丽见)海陵”,“窥东山之府,则瑰宝溢目,(丽见)海陵之仓,则红粟流衍。”唐朝大诗人王维对泰州的写意:“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北宋年间泰州相继出了五位宰相,其中三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都任过泰州盐仓监,同时又留下了不朽诗句。晏殊的词章意蕴深远,风格清丽,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后人奉为“天然奇偶”。吕夷简在这里亲手栽植牡丹并赋诗:“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侯家。”至今脍炙人口。范仲淹更以雄才大略为民兴利除害,他的不朽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然而该名句正是源于“泰州文会堂”诗的“君子不独乐”。

另北宋曾致尧、刘颁,南宋陆游、文天祥,明朝储瓘、凌儒,清朝邓汉仪、周亮工、陈维崧、王士祯、蒋春霖、郑板桥、孔尚任,当代赵朴初等,在“碑苑”中都留有不朽诗篇。这些诗歌,或豪放不羁,或婉约多情,或典雅华丽,或朴素生风。有的是诗人羁旅的偶感之作,有的是诗人哲思的理性升华,有的表现了诗人的磊落心胸,有的则流露出诗人关注民生疾苦的赤子情怀。诗歌朗朗上口,音韵铿锵,意蕴独具。读过这一首首诗歌,觉得这一位位先贤不正是家乡泰州历史上令人仰视的一座座高山吗?

再看,“碑苑”中的每一首诗歌又都是一幅精美的书法佳品。这里除明朝的储瓘与当代赵朴初采用的原作之外,其他有来自于京城的傅家宝、高运甲、朱天曙;海上张森、周志高、西子湖畔王冬龄、大名湖边顾庆生、龙城厥长山、省城金陵的陈仲民、吴为山、陆越子、黄明、周积寅、刘灿明、郑奇以及居住本土张舜德、俞振林、戴琦等。他们不管现在安居何地但均清一色的泰州籍。在他们中间有的早已成为当代书法大师的,在书法领域颇为显赫,但为家乡却慷慨应征作品,其作品中不仅表现有阳刚雄浑,还有表现秀逸儒雅,风格各异。正由于这些书法家的二度创作,使这一首首古诗似乎陡然间增加了厚重和灵性。

走进“碑苑”,向历史深处回望,正由于看到两千年流播而不衰的诗词歌赋而看到泰州大地两千年的延续而不息。在这矗立无形的高山怀抱之中,似乎正是承载了我们这个城市的文明记忆,并有了无穷的人文张力,还有了那摄人的神秘……也许这心目中无形的高山已远远超过了气象万千的三山五岳了。

碑嵌廊中,廊隐林中。置身竹海,放眼望去,纷纷细雨中,更显圆润剔透,娇翠欲滴。脚踩青石板,漫步其中,品味诗词经典,感悟历史厚重。阵阵微风,从竹间巡巡拂来,竹与诗的巧妙结合,让人分不清,到底是竹?还是诗?如此令人沉醉,令人惊悸。

泰州景点导游词2022年 篇3

泰州东城河畔,新开辟了一座“文会堂”的景观。内有范仲淹(998-1053)和滕宗谅(991-1047)二人的塑像。按照当时的史实,还应该增加胡瑗(993-1059)、周孟阳(1000-1068)、富弼(1004-1083)三人。他们在北宋·天圣中(1023-1031)适逢其会地都聚集在泰州。范任西溪盐监、滕任泰州通判、胡、周是泰州人,其时尚未做官,富弼是洛阳人,时年二十,侍父富言(任泰州税监)来泰在景德禅院读书。这五人常在一起切磋学问、吟诗雅集。因此,滕宗谅特地在州署内建了一堂,取以父会友之义,名曰“文会堂”。范仲淹为作《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五言诗二十二句(见《泰州志·艺文》,为泰州文苑留下一段佳话。诗中有“君子不独乐”之句,这与二十三年后,滕知岳州重修岳楼,请范作《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一机杼。范滕二人在泰期间,修筑捍海堤堰,制止里下河水灾,民享其利。这也证明了范、滕的先忧后乐和不独乐的思想、付诸实践。)

滕宗谅,字子京,洛阳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与范仲淹同学进士,于天圣中又与范仲淹同时分配到泰州,后曾任天章阁待制,以事出知数州。滕生性洒脱,爱交游,好施与,及卒,家无余财。他每到一处为官,都要为当地兴建或重修楼堂。他初次官泰州,就在署园中建了“文会堂”,以瓷游乐。建筑经费,当然是动用公财了。后来他知泾州时,又使用国库建了不少楼堂馆阁被上级弹劾,调至岳州。

与滕宗谅同时入纂《资治通鉴》的宰相司马光在其所著的《涑水记闻》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滕宗谅知泾州,用公使钱无度,修建楼堂,为台练所言,朝延遣使鞫之。宗谅闻之,悉焚公使历(即账册)。使者至,不能案,朝延落取,徒知岳州(即岳阳)。”滕调到岳州后,“江山易改,性难移”。他在岳州任知州不久,又重修“岳阳楼”。但他这次不动用国库钱了,钱从哪里来呢?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又记载了钱的来源:“滕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钱(公款),不敛于民。但榜(贴告示)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代为追债)。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无账册,不记载如何支销)。楼成,极雅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入囊也不少)。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滕在泰州建“文会堂”之事,因共时甚早,司马光未曾知道,故《涑水记闻》未载。

滕宗谅每到一处为官,因动用公款修建档堂而获罪,若以如今时尚来说,修建楼堂为地方增添景观,恢复名胜,并非为自己建造毫华宅弟。虽用公款并无不为过。至于为民追债,以所得重修名楼,更为可取,只是多余入了私囊,是为美中不足。

北宋滕子京始建,“以文会友”的沙龙,亦是传播儒学的讲堂,今走进文会堂,似乎亲临“五贤唱和”的现场:写景、抒怀、言志,其思也广,其忧也深。范仲淹“君子不独乐,我朋自远方”的唱和声在耳边萦绕。

泰州景点导游词2022年 篇4

泰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为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秦称海阳,汉称海陵,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曾游历泰州,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泰州面积达5793公里,市花是梅花,市树是银杏,地域名人有胡缓、王艮、郑板桥、施耐庵、梅兰芳等。

下面就先让我来介绍一下老街。泰州的老街,年龄不长,但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地。“老行当”在此延续,“老手艺”在此复活。泰州有一句老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我想聪明的人都应该猜到了,早上皮包水指早上来吃早茶,像“泰州干丝”、“靖江汤包”、“黄桥烧饼”、“鱼汤面”……这些在老街里面的早茶店都能找到,你可在那美美地品尝一番作文,而晚上水包皮,指洗澡,在老街尾就有一家,这恰好是一头一尾,而在老街中央,有座古戏台,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在对面,有一条小溪绕广场而过,上面的风车不停地转动,小河中还停着一条小船。就这一条老街,便成了泰州“水城慢生活,尘世幸福多”的代表啊!

介绍完老街,再来说说泰州的佛教圣地光孝寺。光孝寺建筑中以大雄宝殿最宏伟,现存的建筑都是当年重修,具有宋代以及明清风格,一过门殿,大家看广场上有两块石碑,一块是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所书的《江淮名刹泰州光孝寺》,说明光孝寺在佛教界的地块。另一块是由苏州寒山寺法主和尚性空长老所书的“名僧的摇篮”,说明我们泰州出高僧,的确当今国内外的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多与泰州有因缘啊!

大家再往前游览,里面还有大雄宝殿、藏经楼、百祥园等。

大家参观后,定不虚此行啊!

泰州景点导游词2022年 篇5

桃园

水榭码头

水榭码头——踏雪寻踪

作为望海楼的对景,既丰富登楼远望的视野,又为游人提供观楼的最佳视角。

桃花岛

桃花岛——桃源春晓

陈庵之南是桃花岛,岛名切合《桃花扇》剧名。“隐龙”、“十胜”二桥将岛岸相连。岛中选种不同种类的桃花品种,春时各色桃花烂漫,桃花涧中水流淙淙,加之岛边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徜徉其中,似身处幽静而自然的世外桃源。这里广植桃树,春风绿岸之时,桃红复含宿雨,花光更染晨旭,一大片明艳的桃林景色,营造出现代城市的一角桃花源。站在这里回望城河,河面开阔,天光水影,恰喜一条小船在波心撒网,让人想起唐人张志和《渔歌子》中的烟波画意。

泰州桃园历史

纪念清代戏曲家孔尚任在泰写作《桃花扇》的主题公园。地处泰州南城河外侧东岸。始建于20__年五月。核心景点为复建明清风格的陈庵。庵堂前后三进,局部两层架构,以文字、图片、古明清家具再现孔尚任出仕泰州治水期间寓居家庵创作《桃花扇》的场景。20__年元旦试开放。20__年五月一日正式开放。景区观赏桃有三千六百多株、一百一十六个品种。从树型上可分为矮化型、乔化型、龙柱型及垂枝型;从花色上可分为白色、粉色、红色及杂色;从花型上可分为单瓣型、复瓣型、重瓣型、菊花型、铃型。景区均衡配植早、中、晚期桃树,桃花次第开放,其花期可从三月中旬持续到四月下旬。20__年三月二十日至四月十五日泰州首届桃花节在此举办。

泰州桃园建筑

泰州桃园坐落在凤城河风景区,建有:

1、水榭码头———踏雪寻踪。作为望海楼的对景,既丰富登楼远望的视野,又为游人提供观楼的最佳视角。

2、桃花岛———桃源春晓。水榭北上至桃花岛,“隐龙”、“十胜”二桥将岛岸相连。岛中选种不同种类的桃花品种,春时各色桃花烂漫,桃花涧中水流淙淙,加之岛边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徜徉其中,似身处幽静而自然的世外桃源。

3陈庵———岁寒三友。位于桃花岛北,为泰州明清建筑风格,前后三进,恢复原有部分两层楼架构,西侧建有一小花园。配以古明清家具,再现孔尚任著《桃花扇》场景。以文字、图片展示孔尚任、仲振奎以及泰州戏曲历史,作为“戏曲文化三家村”之一,与南北柳园、梅园遥相呼应。

4、石舫———船舫观戏。陈庵西侧为石舫。史有孔尚任舫亭观戏图,现傍水六米处建画舫,舫上置古戏台,可供戏曲演出或票友活动。

5、清风阁———清风送怀。陈庵北建有清风阁,史载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尧所建。宋王安石在淮南判官任上时曾多次来泰,数次登临,并咏有《清风阁》诗。复建清风阁,为宋式三层八角重檐,阁高约二十米,与望海楼隔河相映,登临此楼,清风徐来,可领略一代名相遗风。

6、藕花洲、浮香亭、齑汤桥———荷塘月色。藕花洲史载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尧所辟。神宗年间,泰州通判黄法曹在此种植梅花并题诗,引来苏轼兄弟等多人唱和。南宋泰州知州陈垓又于洲上修“浮香亭”,将苏轼、苏辙等四人《和梅花原韵》诗刻于石壁,称“四贤诗”。现建藕花洲,结合弯曲的河岸,在坡度较陡处置黄石假山,同时在水中种植荷花、莲藕等植物。藕花洲边建齑汤桥,桥畔立石碑,记载宋赵匡胤在泰避难,曾获当地百姓一碗麦糁粥,得天下后回泰州赐“齑汤”桥名的故事。桥北建浮香亭,亭边立四块碑石,分别刻苏轼、苏辙等“四贤”诗,夏夜暗香浮动,颇能领略四贤意趣。

7、来凤楼———声闻四达。来凤楼建于凤凰墩上。史载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钟为南唐永宁宫遗物,民间有“十兄弟共抬铜钟”的传说,亦俗称“飞来钟”。现建来凤楼,为宋式八角重檐,匾额篆刻苏州寒山寺性空长老所书“声闻四达”四字,内置由南京晨光集团复制现存光孝寺内的五代铜钟一口,立碑书钟来历。

陈庵

陈庵——岁寒三友

桃园的核心景点当数藕花洲向南的陈庵景块。位于桃花岛北,为泰州明清建筑风格,前后三进,恢复原有部分两层楼架构,西侧建有一小花园。配以古明清家具,再现孔尚任著《桃花扇》场景。以文字、图片展示孔尚任、仲振奎以及泰州戏曲历史,作为“戏曲文化三家村”之一,与南北柳园、梅园遥相呼应。清代戏曲家孙孔尚任出仕泰州治水,始荣后哀,落魄中寓居陈氏家庵(景中景),在此完成《桃花扇》稿。《桃花扇》剧借侯方域、李香君的儿女之情,表现了南明王朝的兴亡之恨,构思和戏文均达到新的艺术高度,饮誉梨园。复建的陈庵,为泰州明清建筑风格,前后三进,西侧辟有小花园。陈庵西侧岸边,建有水中画舫,舫上构置古戏台,以合孔尚任在泰州舫亭观戏的遗图。水陆相连,剧坛遗事,这里无疑是中国戏曲史的凝重板块。

石舫

石舫——船舫观戏

陈庵西侧为石舫。史有孔尚任舫亭观戏图,现傍水六米处建画舫,舫上置古戏台,可供戏曲演出或票友活动。

清风阁

清风阁——清风送怀

陈庵北建有清风阁,史载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尧所建。宋王安石在淮南判官任上时曾多次来泰,数次登临,并咏有《清风阁》诗。复建清风阁,为宋式三层八角重檐,阁高约二十米,与望海楼隔河相映,登临此楼,清风徐来,可领略一代名相遗风。

荷塘月色

藕花洲、浮香亭、齑汤桥——荷塘月色

凤凰高墩的西侧傍水是藕花洲景块。洲取河岸曲势,多植荷、梅。景块内建有浮香亭、齑汤桥、清风阁,亭阁命名雅致,诗意蕴藉。藕花洲史载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尧所辟。神宗年间,泰州通判黄法曹在此种植梅花并题诗,引来苏轼兄弟等多人唱和。南宋泰州知州陈垓又于洲上修“浮香亭”,将苏轼、苏辙等四人《和梅花原韵》诗刻于石壁,称“四贤诗”。现建藕花洲,结合弯曲的河岸,在坡度较陡处置黄石假山,同时在水中种植荷花、莲藕等植物。藕花洲边建齑汤桥,桥畔立石碑,记载宋赵匡胤在泰避难,曾获当地百姓一碗麦糁粥,得天下后回泰州赐“齑汤”桥名的故事。桥北建浮香亭,亭边立四块碑石,分别刻苏轼、苏辙等“四贤”诗,夏夜暗香浮动,颇能领略四贤意趣。浮香亭留传苏轼、苏辙、秦观、黄道潜等人的梅花诗,合为“四贤诗”。齑汤桥名则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避难泰州时获济麦糁粥的传说相关。清风阁为桃园新建最高建筑,三层八角重檐,阁高约二十米,以王安石《清风阁》诗知名,伫立阁中,近可环视桃园美景,远可眺凤城河两岸的绮丽风光。西与望海楼隔河相望,交流景色。一块藕花洲,可谓缩微了泰州的宋代文化史。

来凤楼

来凤楼——声闻四达。在城河外侧东岸,与望海楼一水之隔,与梅兰芳纪念馆一路相隔。景区内有十余个景点。桃园北部是新垒加高的凤凰墩,墩虽不太高,却林木扶疏,有亭翼然凌于墩上,显出城市山林的风骨神貌。沿山径拾级而上,可达飞来钟楼。泰州民间有“十兄弟共抬铜钟”的故事。说的是龙卷风卷来一对铜钟,一个掉在城里钟楼巷,一个掉在东城河里。今存光孝寺的是掉在钟楼巷的;掉在城河里的,要嫡亲的十兄弟才能抬起来。一户人家有九兄弟,就让一个女婿凑数,谁知抬钟时一个小舅子喊了一声“姐夫”,钟就掉进城河里找不到了。新铸铜钟与光孝寺的南唐古铜钟外观相同。____年2月,此钟与苏州寒山寺钟结为姐妹钟,飞来钟楼又名“来凤楼”,有凤来仪,“来凤鸣钟,声闻四达”是泰州的盛事。史载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钟为南唐永宁宫遗物。现建来凤楼,为宋式八角重檐,匾额篆刻苏州寒山寺性空长老所书“声闻四达”四字,内置由南京晨光集团复制现存光孝寺内的五代铜钟一口,立碑书钟来历。

泰州景点导游词2022年 篇6

欢迎各位来到泰州,我是你们的导游范子洵,下面请先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泰州及一些景点。

泰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为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秦称海阳,汉称海陵,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曾游历泰州,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泰州面积达5793公里,市花是梅花,市树是银杏,地域名人有胡缓、王艮、郑板桥、施耐庵、梅兰芳等。

下面就先让我来介绍一下老街。泰州的老街,年龄不长,但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地。“老行当”在此延续,“老手艺”在此复活。泰州有一句老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我想聪明的人都应该猜到了,早上皮包水指早上来吃早茶,像“泰州干丝”、“靖江汤包”、“黄桥烧饼”、“鱼汤面”……这些在老街里面的早茶店都能找到,你可在那美美地品尝一番作文,而晚上水包皮,指洗澡,在老街尾就有一家,这恰好是一头一尾,而在老街中央,有座古戏台,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在对面,有一条小溪绕广场而过,上面的风车不停地转动,小河中还停着一条小船。就这一条老街,便成了泰州“水城慢生活,尘世幸福多”的代表啊!

介绍完老街,再来说说泰州的佛教圣地光孝寺。光孝寺建筑中以大雄宝殿最宏伟,现存的建筑都是当年重修,具有宋代以及明清风格,一过门殿,大家看广场上有两块石碑,一块是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所书的《江淮名刹泰州光孝寺》,说明光孝寺在佛教界的地块。另一块是由苏州寒山寺法主和尚性空长老所书的“名僧的摇篮”,说明我们泰州出高僧,的确当今国内外的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多与泰州有因缘啊!

大家再往前游览,里面还有大雄宝殿、藏经楼、百祥园等。

大家参观后,定不虚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