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荟萃吧>个人>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精选>

新常态心得体会(通用8篇)

荟萃吧 人气:2.13W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新理念将决定未来发展路径,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常态,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去走新的发展路径,树立发展新理念。

新常态心得体会(通用8篇)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新常态,这新常态不仅是速度状态,更是发展状态,不仅是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新常态,更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发展社会新常态,是一个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带来的是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跨越。

要达到一个新常态发展共识就是要有发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力量,一个政党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价值标准,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就是这新常态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食粮,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真抓实干,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在“变”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创新驱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让发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上,让人民群众的“菜篮子”鼓起来,让人民的“钱袋子”涨起来,让人民的生活更有盼头。

充分发挥“五大发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行动,要有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头脑,要有“时不我待”改革开放的胸襟,要有不断推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享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新常态,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方的智慧和积极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约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稳步前进。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为我们规划了“十三五”的蓝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时机难得,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理念,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协调统筹发展,奋力作为,形成新常态,引领社会革新新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正视的新课题。市委会提出的创建“三个生态”,既是当前应对之策,也是长远发展之谋。

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魂。适应新常态就是要有政治担当、责任担当,这是政治生态应具备的核心和关键。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只有担当尽责,才会使政治生态名副其实,充满活力。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成长过程中积聚发力的前期转折。各级领导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担当精神,勇于担当,积极适应,按照市委会提出的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讲团结“四讲要求”,政治担当;按照责任干事、为民谋事、勤奋理事、合作成事“四个坚持”,使命担当;按照简单共事、真诚相待、作风民主、自律严格“四点共识”,合作担当。这样适应新常态,方显有识、有胆、有谋、有勇,才能抓到实处,才能显效有为。

让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要。新常态新在发展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其核心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是在适应中探索规律,在适应中稳步发展,在适应中蓄势待发。新常态应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论是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还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是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坚持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各个层面激活发展要素,让一切发展源泉充分涌流。坚持创新要实,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石油石化、煤炭生产转化“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延链、补链、扩链上创新创造,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建设上创新突破,把庆阳最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兴市的经济优势。

让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新常态的特征之一,就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自然生态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适应新常态之本。适应新常态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眼于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有机结合,统筹于当前发展与造福后代的协调统一,这既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所在。要让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必须自觉遵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坚决不上污染项目,坚决不做短期项目,坚决不为政绩项目。坚持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开发资源,但不出卖资源,加快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融合的绿色崛起之路。坚持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和“固沟保塬”两大生态工程。坚持优化生态布局,提升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这样适应,方使新常态成为有源之水,才会有新生态“清如许”的盛景。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正视的新课题。市委常委会提出的创建“三个生态”,既是当前应对之策,也是长远发展之谋。

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魂。适应新常态就是要有政治担当、责任担当,这是政治生态应具备的核心和关键。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只有担当尽责,才会使政治生态名副其实,充满活力。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成长过程中积聚发力的前期转折。各级领导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担当精神,勇于担当,积极适应,按照市委常委会提出的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讲团结“四讲要求”,政治担当;按照责任干事、为民谋事、勤奋理事、合作成事“四个坚持”,使命担当;按照简单共事、真诚相待、作风民主、自律严格“四点共识”,合作担当。这样适应新常态,方显有识、有胆、有谋、有勇,才能抓到实处,才能显效有为。

让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要。新常态新在发展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其核心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是在适应中探索规律,在适应中稳步发展,在适应中蓄势待发。新常态应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论是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还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是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坚持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各个层面激活发展要素,让一切发展源泉充分涌流。坚持创新要实,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石油石化、煤炭生产转化“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延链、补链、扩链上创新创造,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建设上创新突破,把庆阳最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兴市的经济优势。

让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新常态的特征之一,就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自然生态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适应新常态之本。适应新常态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眼于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有机结合,统筹于当前发展与造福后代的协调统一,这既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所在。要让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必须自觉遵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坚决不上污染项目,坚决不做短期项目,坚决不为政绩项目。坚持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开发资源,但不出卖资源,加快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融合的绿色崛起之路。坚持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和“固沟保塬”两大生态工程。坚持优化生态布局,提升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这样适应,方使新常态成为有源之水,才会有新生态“清如许”的盛景。

立足新理念才能把握大局,顺应新常态方可乘势而进。筑牢政治生态的基座,才能托起经济生态的“大厦”,营造自然生态的“美景”,更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4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新理念将决定未来发展路径,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常态,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去走新的发展路径,树立发展新理念。

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新常态,这新常态不仅是速度状态,更是发展状态,不仅是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新常态,更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发展社会新常态,是一个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带来的是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跨越。

要达到一个新常态发展共识就是要有发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力量,一个政党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价值标准,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就是这新常态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食粮,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真抓实干,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在“变”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创新驱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让发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上,让人民群众的“菜篮子”鼓起来,让人民的“钱袋子”涨起来,让人民的生活更有盼头。

充分发挥“五大发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行动,要有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头脑,要有“时不我待”改革开放的胸襟,要有不断推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享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新常态,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方的智慧和积极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约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稳步前进。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为我们规划了“十三五”的蓝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时机难得,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理念,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协调统筹发展,奋力作为,形成新常态,引领社会革新新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5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新理念将决定未来发展路径,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常态,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去走新的发展路径,树立发展新理念。

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新常态,这新常态不仅是速度状态,更是发展状态,不仅是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新常态,更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发展社会新常态,是一个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带来的是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跨越。

要达到一个新常态发展共识就是要有发展的眼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力量,一个政党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价值标准,这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就是这新常态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食粮,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真抓实干,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在“变”中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创新驱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让发展、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上,让人民群众的“菜篮子”鼓起来,让人民的“钱袋子”涨起来,让人民的生活更有盼头。

充分发挥“五大发展理念”的效用,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行动,要有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头脑,要有“时不我待”改革开放的胸襟,要有不断推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享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新常态,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方的智慧和积极因素,形成最大的“公约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稳步前进。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为我们规划了“十三五”的蓝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时机难得,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理念,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协调统筹发展,奋力作为,形成新常态,引领社会革新新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6

日上午,在我县县委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会上,南京大学**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专题讲座,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讲座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对我县加快创新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结合自身实际,体会归纳为四要:

一、要经常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心贴心交流看法,深入了解党的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虚心征求群众的意见,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

二、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帮扶长效机制,帮助村居理思路、强素质、建班子、定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要主动与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实施“一对一”帮扶,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具体问题,促进了村居的和谐与发展。

三、要坚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抓起,通过蹲点、走访调研、现场办公、结对帮扶等形式,着力办民生大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梳理群众诉求,列出计划、制定措施、逐件落实,切实做到办好一批实事、解决一批难事、化解一批矛盾、树立一批典型。

四、要把结穷亲作为应尽义务,把办实事作为责任所在,把促发展作为使命担当,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为民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树立务实形象,为泗阳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7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改革创新,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进一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我们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新常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着力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等等。如果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木桶短板”效应就会愈加突显,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强城乡互动,推进城乡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让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坚持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让群众“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恪守生态环境“责任红线”,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磨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就需要我们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进一步优化开放结构,进一步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为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力,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良性互动的格局,全方位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看到,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享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充分调动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要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新理念把握引领发展新常态,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不断开拓“十三五”发展新境界。

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8

9月26日本人参加了县委中心组理论扩大学习会,认真聆听了南京大学洪银兴书记的讲座,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结合工作实际,本人有了进一步的思考,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即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就应当以科学而冷静的态度直面现实:第一,要从昔日的GDP崇拜和速度型情结中挣脱出来,以平常心态对待一个并不算快速的、自然而然但确实有效的增长速度。要重塑经济增长的心理底线,认清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清楚地把握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新,是调结构,是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即通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提升带动经济发展,而不是水平结构,即平面复制原来的产业结构。更不能迎合错误的速度情结而盲目刺激。必须明确,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就业,但这种就业应当是货真价实的就业,而不应当是伪就业。

第二,在“新常态”下应当抓紧完成旨在建设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任务。经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微观层面的事,是经济规律自发作用使然。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的关系。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看,相当多的宏观调控是顾此失彼、按了葫芦上来瓢,我们切不可过高估计了宏观调控的作用,更不能让宏观调控耽误了我们的改革。

第三,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激发大众的创新。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一个产业空间很大,跟到人家后边模仿着做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创新就不能发展、就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程度。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安排,例如平等进入、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淡化官本位;鼓励适当的冒险;包容各种创新伊始的“异端”;杜绝各种寻租的机会,把企业家精神引导到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官商勾结的寻租。